为深度探索“专业概论 + 学业规划 + 就业规划 + 学术深造 + 创业路径 + 终身学习” 的高阶学习模式,学院工程243班将《工程管理专业概论》课程学习成果深度融入实践,开展了以“筑梦母校,薪火相传”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。
班级组建“招生宣讲团”,通过线下回访、直播答疑、社群分享等多元渠道,面向 17 个省份 30 余所高中生源校开展工程管理专业宣传。宣讲过程中,成员们不仅详细解读 “AI + 工程管理” 的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,深入剖析专业在行业中的适配优势和职业发展路径,还以自身的学习经历为蓝本,生动展现工程管理专业的探索乐趣与大学生活的多彩魅力。
此次活动有效搭建起学校与中学的沟通桥梁,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特色,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工程管理专业宣传大使们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,实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。
1
李妍
工程管理2403
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

成果感悟:
这次专业招生宣传实践经历如同一束光,不仅照亮了我与专业相遇的轨迹,更让我完成了从“被宣传吸引的受益者” 到 “主动传递价值的讲述者” 的蜕变。在深入了解学院学科建设的硬核实力、实践资源的立体布局后,我愈发确信当初选择工程管理专业的笃定,这里不仅有前沿的理论体系,更有将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的广阔平台。
作为“山商人” 与 “工程人” 双重身份的承载者,这份经历让归属感与责任感在心底生根,当我以《工程管理专业概论》课程的学习体悟为引,为学弟学妹讲解专业脉络、分享学习路径时,突然懂得 “传承” 二字的重量 —— 那些课堂上老师勾勒的行业蓝图、实验室里团队协作的攻坚瞬间、实习中触摸真实工程场景的震撼,都化作了接力棒的温度。
这份从“接收” 到 “传递” 的成长,远比知识的积累更珍贵。未来,愿更多怀揣热忱的同行者加入我们工程系,在工程管理的领域里执笔为剑,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建设者的璀璨篇章。
2
何文哲
工程管理2403
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

成果感悟:
踏上熟悉的校园小径,七月的夏风裹挟着青春气息扑面而来,身为校友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。这次回访母校,作为山商工程管理专业招生宣传大使,面对学弟学妹们求知若渴的眼神,我以饱满的热情,从学院优势学科切入,深入介绍工程管理专业特色,并分享丰富多元的校园生活。
结合自身《工程管理专业概论》课程学习经历,详细阐述了专业的独具匠心的培养模式、多元领域的就业前景、系统完善的深造路径以及蕴藏活力的创业实践。在互动环节,当提及“AI + 工程管理” 这一创新专业特色时,现场气氛热烈,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,眼中满是对专业前沿方向的浓厚兴趣。
此次宣讲不仅是一次招生信息的传递,更是一次温暖的传承。作为学长,我在答疑解惑间,感受到责任与使命。未来,我将持续打磨宣讲技巧,以更贴合学生需求的语言,为山商工程管理专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,助力更多学子在专业领域绽放光彩。
3
代云靖
工程管理2403
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第一高级中学

成果感悟:
回访母校宣传山东工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经历,宛如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。回望从高中到大学的成长轨迹,那些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日子,早已将青涩的我打磨得更加成熟自信。
通过线上直播,向屏幕前的学弟学妹们描绘烟台的碧海蓝天,分享校园里充实的学习生活与多彩的社团活动时,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向往,瞬间将我拉回去年填报志愿的夏天。面对关于“AI+工程管理”专业特色、课程体系、就业前景、考研方向及创业实践等疑问,我结合《工程管理专业概论》课程学习经历与专业认知,细致解答,希望能为他们驱散对未来的困惑与迷茫。
这次宣讲,不仅是一次专业推介,更是一场期许的传递。曾经历高考后的忐忑与迷茫,深知为他人指引的珍贵。愿我的分享化作一盏明灯,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。期待未来在山东工商学院的校园里,与这些怀揣梦想的学弟学妹相遇,共同开启新的奋斗征程。
4
牛田雨
工程管理2403
山西省晋城市晋城二中

成果感悟:
在“筑梦母校,薪火相传”招生宣传活动中,我于筹备与实践中实现了自我成长的跨越。筹备时,我怀着对母校的深情,细致打磨山东工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招生宣传 PPT。回溯专业发展历程,从创立之初到蓬勃发展,前沿的课程体系、丰硕的教研成果与卓越的师资团队,每一处都凝聚着专业深耕工程管理领域的心血。
宣讲现场,学弟学妹们被校园美景与多彩社团深深吸引。那一刻,我更加明白,学校优越的区位、宜人的环境与丰富的校园生活,构成了独特的育人魅力。分享大学生活时,我也重新审视自己的求学之路,深刻领悟到“AI + 工程管理” 专业创新模式为广大学子铺就通往智能建造管理领域的光明坦途。若有机会再次参与,我愿用更多鲜活故事,讲述母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精彩与温暖。
5
王术燕
工程管理2403
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

成果感悟:
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宣传,更像一面明镜,让我得以重新审视专业内核。与学弟学妹交流时,我愈发感受到工程管理专业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魅力 — 智能算法优化工程施工流程,大数据模型预判工程风险,让传统专业焕发新生。作为学姐,用学习经历为后辈点亮专业认知的灯塔,这种知识传递带来的成就感,远比单向输出更有意义。此刻,我对专业的热爱更加笃定,既痴迷于 AI赋能工程管理的创新可能,也深感肩负行业传承的责任。愿以今日所思为起点,在工程管理领域深耕不辍,让专业价值在未来实践中绽放更多光彩。
6
吴志海
工程管理2403
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一中学

成果感悟:
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专业招生宣讲大使,在学期伊始主动联系高中班主任,为招生宣传搭建起信任桥梁。基于以往实践经验,我快速梳理筹备流程,结合当下交流习惯,精心策划了一场线上直播宣讲。
直播过程中,我先围绕《工程管理专业概论》课程资料,生动解读“AI + 工程管理” 的专业创新特色与浓厚学术氛围,让学弟学妹们对专业发展前景有清晰认知。随后,我分享校园生活点滴,从飘香四溢的食堂美食,到各具特色的校园打卡点,再到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,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大学生活的魅力。屏幕另一端,学弟学妹们热情互动,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直播结束后,我及时整理专业报考指南、历年分数线等关键资料,通过班主任分享至班级群,为大家提供便捷参考。这次经历不仅让我的沟通表达更加流畅自信,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,更让我学会根据听众反馈灵活调整宣讲内容。期待这场宣传能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加入,为工程管理专业增添新血液。
作者:张士博 编辑:刘志浩 审核:王雁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