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(以下简称教工第三党支部)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始终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学研究、师资提升、学生培养以及社会服务,实现党建工作在多个维度的深度渗透与高效放大,切实推进党建与各项工作双融双促双提升。
发挥“头雁”效应 激发支部“群雁”活力
教工第三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“头雁”作用,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开展科研项目研讨,由党员学术骨干带头、细分科研作战单元,激励党员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聚焦国家和行业前瞻性需求,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。
在“头雁”的带领下,教工第三党支部集体和个人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。其中,工业工程教研室获“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称号;党员张顺堂教授获得“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”称号,其负责的课程《基础工业工程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;党员杨永清教授先后获得国家及省级基金项目10项,为学院的科研水平提升和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抓好重点工作深化党建内涵建设
教工第三党支部建立了“红色智库”,一方面积极服务地方,一方面在服务地方中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挖掘思政元素,把每一次活动都视为思政工作和党性修养的第二课堂。
教工第三党支部持续为当地部分政府机构、社会组织、大型企业提供专业化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,举办大型“智改数转”公益活动28期,服务数万人次,主导建设了4个认证考试培训中心,为高校和企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实操能力的工业工程人才。同时,引导教师在服务社会中认识国情、认识社会,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教学水平。2023年以来,共开展服务社会经验总结主题党支部学习20次,做到党建与社会服务的共融共促。
实施三项“工程” 提升党员综合素质
教工第三党支部通过实施“理想信念工程”,持续推进全员政治理论学习,提升党性修养,党员教师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带头讲示范公开课、分享教学心得,增强广大党员教师的基本功。通过实施“师德示范工程”,推行集中教学研讨活动,以提升师德来增强党性修养,打造“德业双馨”教师队伍。通过实施“匠心铸魂工程”,深入挖掘学科育人思政元素,让思政课程有声有色、有力有效,坚决守好课堂主阵地。
同时,教工第三党支部创新育人模式,建立了“大一入轨、大二定位、大三助推、大四放飞”的大学生培养模式。在一系列措施的引领下,工业工程专业就业率长期稳定在该校各专业前列。
作者:颜东伟 编辑:韩茹 审核:王雁霖